材質 | 天然橡膠 |
---|---|
產地 | 衡水 |
產品等級 | 一級 |
計量單位 | 套 |
類型 | 橡膠隔震支座 |
適用范圍 | 幼兒園、學校、醫院等建筑結構及橋梁工程 |
形狀 | 圓形、矩形 |
性質 | 鉛芯隔震橡膠支座 |
顏色 | 黑色 |
用途 | 減震、隔震 |
分類 | 橡膠隔震支座 |
品牌 | 雙林 |
加工定制 | 是 |
廠家(產地) | 河北 |
框架-剪力墻結構
??從抗震概念設計來說,框架-剪力墻結構具有了多道抗震防線。有框架和墻體組成的抗震結構中,框架的剛度小,承擔的地震作用力小,而彈性極限變形值和延性卻較小。整個結構在地震作用下,墻體很快超過自身的較小彈性極限變形,出現裂縫,水平承載力下降,此時框架尚未充分發揮自身的水平抗力;墻體開裂后,框架承擔的地震力增大,同時由于結構剛度的變化,地震作用效應也發生了變化。但無論是剪力墻還是框架,都是主體結構的一部分,損傷壞后的修復工作都是比較困難的,而且花費也不小。
二、減振、隔震和振動控制的現狀
??鑒于上述傳統抗震方法的缺點與不足,并在全部了解地震引起結構震動的全過程。由震源產生地震動,通過傳播途徑傳遞到結構上,從而引起結構的震動反應。通過在不同階段采取震動方法控制措施**成為不同的積極抗震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四點:
??①震源→消震
??消震是通過減弱震源震動強度達到減小結構震動的方法,由于地震源難以確定,且其規模宏大,目前還沒有有效可行的措施將震源強度減弱到預定的水平。
??②傳播途徑→隔震
??隔震是通過某種裝置將地震與結構隔開,其作用是減弱和改變地震動時結構作用的強度和方式,以此達到減少結構震動的目的。隔震方法主要有基底隔震和懸掛隔震兩種。
③結構→被動減震
??被動減震是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或附加子結構吸收和消耗地震傳遞給主結構的能量,達到減小結構震動的目的。被動減震方法有耗能減震,沖擊減震和吸震減震。
??④反應→主動減震
??主動減震是根據結構的地震反應,通過地震系統地執行機,主動給結構施加控制力,達到減小結構震動的目的。
??結構隔震、減震方法的研究和應用開始于60年代,70年代以來發展速度很快。這種積極的結構抗震方法與傳統的消極抗震方法相比,有以下優點:
??①能大大減小結構所收得的地震作用,從而可減低結構造價,提高結構抗爭的可靠度。此外,隔震方法能夠較準確地控制傳到結構上的較大地震力,從而克服了設計結構構件時難以準確確定載荷的困難。
??②能大大減小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變形,保證非結構構件不受地震破壞,從而減少震后維修費用,對于典型的現代化建筑,非結構構件(如玻璃幕墻,飾面,公用設施等)的造價甚至占整個房屋總造價的80%以上。
??③隔震、減震裝置即使震后產生較大的變形或損壞,其復位、更換、維修結構構件方便、經濟。
??④用于高技術精密加工設備、核工業設備等的結構物,只能用隔震、減震的方法滿足嚴格的抗震要求。
??(一)、隔震
??1、基地隔震
??1)夾層橡膠墊隔震裝置
??用于隔震裝置的橡膠墊塊,可用天然橡膠,也可用人工合成橡膠(氯丁膠)。為提高墊塊的垂直承載力和豎向剛度,橡膠墊塊一般由橡膠片與薄銅板疊合而成。
??2)鉛芯橡膠支座
??這樣**使支座具有足夠的初始剛度,在風荷來和制動力等常見載荷作用下保持具有足夠的剛度,以滿足正常使用要求,但強地震發生時,裝置柔性滑動,體系進入消能狀態。
??3)滾珠(或滾軸)隔震
??有自復位能力的;有加銅拉桿風穩定裝置;橫向油壓千斤頂位的。另外,還有加消能裝置的,消能裝置有軟消能桿剪,鉛擠壓消能器,油阻尼器,光阻尼器等。
??4)懸掛基礎隔震
??5)搖擺支座隔震
??同原理還有踏步式隔震制作,用于細高的結構物,如煙囟、橋墩、柜體筒體建筑物等。
??6)滑動支座隔震
??上部結構與基礎之間設置相互滑動的滑板。風載、制動力或小震時,靜摩擦力使結構固結于基礎上;大震時;結構水平滑動,減小地震作用,并以其摩擦阻尼消耗地震能源。
??為控制滑板間的摩擦力,使之滿足隔震要求;在滑板間可以加設滑層。目前常用的滑層有:涂層滑層(聚氯乙烯)、粉粒滑層(鉛粒、沙粒、滑石、石墨等)。
??2、懸掛隔震
??懸掛隔震使將結構的全部或大部分質量懸掛起來,是地震動傳遞不到主體質量上,產生較小的慣性力,從而起到隔震作用。懸掛結構在橋梁、火電廠鍋爐架等方面有大量應用。